据媒体报道,2025年全球TOP4光伏组件制造商的半年报以集体大亏收官。今年上半年,光伏组件价格较2023年时的高点腰斩。为了维持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也卷入低价抢单,全行业陷入“卖得越多亏得越多”恶性循环。
隆基绿能(601012.SH)、晶澳科技(002459.SZ)、天合光能(688599.SH)同样遭受业绩重创,同期净利润分别为-25.69亿元、-25.80亿元、-29.18亿元,合计亏损额高达109.76亿元。2024年上半年,晶科能源以12亿元的净利润成为组件TOP 4中的盈利王,以此计算,其今年业绩的同比恶化程度最为严重。
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,中国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,为全球贡献了80%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%的风电装备。光伏组件出货高度集中,参考Wood Mackenzie、InfoLink等第三方市场机构的统计数据,2024年全球前十家光伏组件制造商拥有全球62%的产能与89%的出货量,而TOP 4厂商在前十企业的出货总量中占据了六成以上。
在行业低谷,龙头们的规模优势意味着产能越大、固定成本压力越大,因此呈现出的亏损程度和经营挑战比一些二线企业更为突出。
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我国现存光伏相关的企业有166.6万余家,从地域分布上看,江苏省、广东省、山东省光伏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,分别拥有13.5万余家、13万余家、11.9万余家;从成立时间来看,超七成的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内,成立于1年内的相关企业占比22%。
此外,通过天眼风险可以看出,涉及法律诉讼的光伏相关企业有1.08万余家,占企业总数的0.65%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